第(1/3)页 演唱会这种小事,也就是吩咐一句的事情,不需要郝运去跟进。 他更多的是每天陪安小曦散步。 和安小曦,还有孩子聊聊天。 散完步之后,才挥挥手和安小曦告别——然后就出门拍戏去了。 让安小曦有一种目送丈夫去上班的岁月静好。 殊不知,她那站在门口依依不舍的姿态,让郝运有一种今天干脆别上班了的冲动。 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好在他上班的地方并不远。 为了拍摄《分裂》,黑豆传媒这边临时搭建了一个简易的摄影棚。 距离郝运家也就几公里的距离。 说是简易,主要是和正在修建的大摄影棚进行对比,但其实用来拍《分裂》这种电影已经是足够了。 “女士们,先生们,按照我这边的规矩,大家要和我一起拜摄影机之神,这台摄影机是我拍《心迷宫》的时候用的,已经陪伴我走了七年,它让我拿到了第一个戛纳最佳剧本奖。” 郝运先来了一个开场。 现场的众人立刻就安静下来了。 人家都说戛纳了,谁特么还敢不听话,满满的都是对戛纳的敬畏。 然后大家拿着从助理手中给的三炷香,一个个的走过来,拜一拜摄影机,然后把香插到了香炉里。 “这部电影呢,大部分都是在围绕凯文的多重人格展开,你的戏份可能会薄弱很多,但是也并不是没有发挥的空间,希望你能好好演,今后肯定还有合作的机会。” 在电影第一场戏开拍之前,郝运不忘给西尔莎·罗南画大饼。 “谢谢导演,我一定好好学习。”西尔莎·罗南根本不管郝运在画什么饼。 她只想看到郝运秒入戏和秒出戏的妖孽表现。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之后,她回到了米果,向自己的表演老师询问了关于自如切换表演风格的事情。 她的表演老师是纽约大学帝势艺术学院的教授,西尔莎·罗南算是他的外门弟子。 这位教授一开始还有些不以为然。 在表演的过程中快速切换这种技巧并不稀奇,很多都是拿来唬外行的,你只要沉静下来观察,就能发现这种切换前后的黏连和不自然。 小丑跳大神一样。 反正是谁看了谁尴尬。 但是当他听到罗南说郝运不仅能够快速切换,而且切换过后的表演还非常精彩,一点痕迹都没有的时候,他就严肃起来了。 可惜,郝运在好莱坞出名是因为导演,想要看他的导演风格,《爆裂鼓手》《活埋》《源代码》都可以作为参考。 想要看他的表演作品真不容易。 《爆裂鼓手》虽然由他出演,但是风头全都被柏林影帝冯元征给抢走了。 只能说他有点演技,实在看不出他有罗南说的那么妖孽。 这位教授倒也没有怀疑罗南话里的真实性。 罗南这个小姑娘非常有天分,否则的话他也不会接受朋友的请托教导她。 这世上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妖孽的天才,他们什么都学,学什么都会,而且会的非常高绝。 罗南很有天赋,但是她并不是这种天才。 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本杰明·富兰克林除了是政治家,还曾经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并且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他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等…… 达·芬奇在画家的头衔之外,还有至少十来个“家”。 郝运仅仅只是在文娱领域绽放光芒,已经属于很“普通”的那种天才了。 教授给罗南的建议就是: 遇到这样的天才,一定要把握住,把这次的经历当做一次学习之旅。 真学到什么东西的话,会让你受用一生。 现在罗南站在郝运的面前,哪有功夫去听他画饼,她现在只想看郝运快进快出。 郝运看懂了她眼中的期待,招呼大家准备开始了。 第一场就开始上大戏。 女主忽悠九岁的男主,试图让九岁的男主带他们逃离。 这部电影场景非常简单。 大部分戏都是在在“地下室”,这个地下室自然是装修出来的,仅仅只花了几天的时间。 还有一部分室外的戏、心理医生家里的戏,都到天津五大道去拍摄。 那边拥有“万国建筑博览苑”的美称。 当然,现在看建筑可以说是美称,建筑怎么来的绝对算不上有多美。 “第76场1镜1次,预备,开始!”副导演郭柯喊了开始。 女主在床上悠悠转醒,随着主观视角镜头,先是看到了两个女同学拥坐在另一张床上瑟瑟发抖,然后就看到了坐在门口的郝运。 郝运此时扮演的是主角九岁的人格黑德维希。 当镜头缓慢的转向郝运的时候,他瞬间就表现出了孩子的一面。 这么高大的一个人,不管是举止神态和语言,都呈现出了一种儿童化,而且非常自然,就好像经历了千百次的训练一样。 然而西尔莎·罗南却很笃定,郝运只是在正常发挥。 突然有一种奇怪的感觉,这个郝运会不会也像剧本里的主角一样,也拥有很多个人格,而且比“24个比利”更加成熟,可以做到自由操控,无缝秒切。 “咔!”副导演郭柯喊了一声,在大家的目光都聚焦到他身上的时候,他才快速的说道:“镜头转的有点急,还可以再拉近一些。” 郝运这次把青年导演计划的人都拉过来了。 让他们在剧组打杂,轮流的上阵干活,从而加快拍摄进度。 对于这些人来说,免费打工不是重点,重点是在郝运面前有所表现,让郝运知道有你这个人,知道你的水平。 他们从路扬那个社交达人口中知道,黑豆传媒目前囤积了大量的剧本。 其中郝运亲自操刀,还没有拍摄的就有二十部以上。 再加上黑豆传媒从外头采购的版权,和编剧组新创作出来的剧本,至少有三十个项目等着大家去开发。 而且黑豆传媒是圈内有名的不缺投资。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