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官?匪?-《盛唐崛起》
            
            
            
                
    第(2/3)页
    所以,后人对华夏历史曾有一个阶段性的划分。
    由王道而霸道,自三国开始,经五胡乱华之后,礼乐崩坏。后来虽又重建礼乐,但是与汉时的礼乐已经有所不同。不过,杨守文很高兴,他并没有看错明秀。
    “子寿。若情况不妙时,你见机行事,能走就走。”
    杨守文说着话,从枪囊中取出大枪。
    张九龄勃然大怒。“杨君这是什么话,难道张九龄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吗?”
    说着话,他一招手,身后两个壮汉便走过来。
    “张大、张二,你们从现在开始,听从杨君调遣。”
    杨守文正要劝说。忽听山下,传来了号角声。
    一骑飞驰而来,冲到了半山腰,厉声道:“杨守文,再问你一遍,可愿投降?”
    杨守文冷笑,探手抄起一张弓,弯弓搭箭,对准了那马上的骑士,厉声道:“废话忒多,尔等要战便战,藏头缩尾算什么好汉?”
    话音未落,那利箭离弦。
    杨守文的箭术是得阿布思吉达所授,后来遇到薛讷和薛楚玉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指点。
    那薛家射术,可谓天下无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虽然是一个传说,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那箭术何等高明。
    杨守文这一箭,快若闪电。
    那马上骑士甚至未能做出反应,就听一声惨叫,便被射落马下。
    霎时间,山上传来一连串的喝彩声。
    山下的青年将军脸色一变,心中暗自叫苦。
    本以为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想到……这件事恐怕不会善了,就算杀了杨守文,结果也会非常严重。他现在开始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要听从别人的蛊惑?这杨守文如此刚烈,恐怕那些人从一开始,就想着要害他性命。这件事,必须要设法脱身。
    想到这里,他已经有了决断。
    不过在脸上,他仍旧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对孙先生道:“孙先生,这杨守文如此不知好歹,合该丧命于此。请先生下令攻击,本将军督战,看他能嚣张几时。”
    孙先生点点头,抬手从马鞍桥上摘下一口大刀。
    “传令下去,出击。”
    伴随着孙先生一声令下,山下的匪人齐声呐喊。
    步军举起盾牌向山上发起冲锋,弓箭手在后,仰射山顶,一时间箭矢如雨……
    “明礼,举盾迎敌。”
    明秀大声呼喊,就见那二十八宿举起盾牌,斜搭头顶,身形半蹲。
    只听一阵密集的声响,那箭矢飞落,打在盾牌上发出阵阵声响。
    杨守文从地上拿起一支箭,扫了一眼之后,脸色更加难看。
    这是折冲府专用的雕翎箭,和边军所用的鹰翎箭不同。和禁军所用的凤翎箭也有区别。
    雕翎箭的出现,也代表着吕程志的猜测没有错。
    杨守文半蹲在马车旁边,向山下看去,慢慢抄起一支箭。
    “青之。听我命令,不要擅自放箭。”
    明秀一旁连忙阻止了杨守文,目光灼灼盯着向山顶逼近的官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