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九)黄老师像极了鲁迅-《白的城》
第(2/3)页
“那这么说,你要好好规划一下学业。”黄老师表情认真了起来。
黄老师很理解夏晓天,农村的娃,只有通过学业才能改变命运,自己就受益者,黄老师是恢复高考后第一批考进大学的,当时也很苦,做知青的时候上山下乡什么苦都吃过,要不是凭着过人的毅力,也没有今天。
到底有多苦,用黄老师的话就是常人难以想象,睡牛棚,开荒山,修水利,到现在还落下一身毛病,变天的时候双腿就疼得连走路都成问题。
“你们现在是赶上好时候,好好努力。”
“哦,怎么说。”
“机会人人平等,只要努力就可以改变命运。”
“嗯。”夏晓天不太理解,但也就顺口应承了。
大学意味着什么。其实夏晓天很清楚,家门口罗帅坐在椅子上弹的吉他,时时刻刻在心里头萦绕不去。他那意气风发的神情,有多炫耀就有多让人心烧。自己是发过誓的,一定一定要考上大学。
“那黄老师,得请您给点建议。”
“我们二中呢说实话,通过正常的高考要考上好的大学,还不太容易。”
黄老师思考了一下。
“你可以考虑保持你的特长生优势,体育、美术、音乐的特长生每年都有定向招生名额,这倒是一个比较有胜算的方案。”黄老师吸了一口烟,继续说。
“我们地区呀,每年特长是有一定数量的定向名额,也就是说,面向我们地区无论如何必须得招满既定的名额,分到我们县也是有一定比例的,每个种类的特长生一般是两个名额。”
夏晓天听明白了,也就是说,如果走特长生路线,无论是体育、美术、音乐类专业,你的专业分要名列第一或者第二,文化科分数达到录取线后,专业分决定了是否优先录取。定向生都是师范类院校,大学毕业均回原籍中学做老师。
“那黄老师,我们每年大学录取率大概是多少?”
“正规大学录取的总体百分之二十不到,如果加上自费生以及其他一些职业学院可能会有百分之四十多。”
正规大学意味着有工作分配,只要考取了基本十拿九稳,那这么说,一个班上五十来个同学,能考上正规大学的也就十人左右,有点够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