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们被冲昏了头脑之后,没有考虑匈奴南下的事情,也是正常的。” 陈慎一言不发的坐在这几位的身边,只是低着头一边学习一边思考着。 陈野微微摇头叹气,继而说道:“在盟会的时候,我就在思考这个问题了,如今能够完善的得到解决,也是一件好事。” “经此一事,这些学子们便会死心塌地的留在咸阳,留在秦国了。” 嬴驷嘿嘿一笑:“老师,您是怎么在短短的半天就想到这么多的?这样一来不仅将学子绑在了秦国的战车上,更是让天下人都没有可以置哙的点。” 陈野神色有些古怪的说道:“其实这个办法不是我想的,而是一个你们万万想不到的人想的” 他小声的说道:“是孟轲跟我说的这个办法。” “那个家伙还完善了一把,只是不愿意自己说出来,觉着不符合自己的“人设”,所以让我来说。” 孟轲?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继而你看我我看你,都看到了对方眼睛中的震惊。 儒家的孟轲?孟子说的? 孟子出的这个主意? 嬴驷几乎是惊讶掉了下巴:“孟轲?他不是一向说战争要仁义的么?不是还说了什么舍生取义么?” “咋” 陈野耸了耸肩膀:“你说这些我哪知道,反正主意是孟轲出的。” 他的眼睛中带着些意味深长的说道:“或许,王上努努力,能够把孟轲从学宫中拉出来,为我大秦效力也说不定呢?” 嬴驷神色一动,他倒是真的有这个想法了 鲁国 鲁国国君站在城楼之上,看着城楼下那围攻的军队、士卒,脸上带着些许惨然的笑意,他没有想到,没有想到鲁国传承了这么多年,最后要毁到他的手里! 这让他怎么能够接受呢?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站在城楼上,鲁国国君大笑一声,而后拔出腰间长剑,横在颈间。 “悔不该,悔不该啊!” 城楼上的士卒、城楼下的士卒,那围攻着的军队见到此情此景,都不知道他所说的悔不该是什么意思。 但所有人都明白. 鲁国真的要亡了! 鲁国国君闭上眼睛,而后手中长剑猛地用力,鲜血顺着长剑缓缓地落在地上。 他的右手无力的低垂,而后长剑瞬间落在地上。 “咣当——” 一声轻响,鲁国国君的身躯朝着后方缓慢的倒去。 “君上——” “君上!——” 守城的士兵望着这倒下的身躯,声音悲怆。 这一刹那之间,一部分正在拼杀的士兵瞬间血气涌上心头,他们突然变得悍不畏死了起来。 “国之将亡!吾身何存!” “国之将亡!吾身何存!” “国之将亡!吾身何存!” 他们握着手中的长矛,视死如归的朝着前方冲杀! 一具具尸体倒落在地上,鲜血浇灌了这一片土地,使其变得更加肥沃了。 哀兵必胜? 那是在有前路的前提下! 这些士兵看不到胜利的希望,他们只是前仆后继的朝着自己想要的地方而去! 谁都无法阻止。 这是他们的选择! 鲁国,某处宫殿 此时站着几十位儒生,这是鲁儒一脉如今大部分的弟子了,毕竟鲁国虽然是儒学的发源地,且孔子在此停留了很多时间,但他们终究没有出现一个惊才绝艳的领袖。 如同孟子一样。 他们的怀中抱着整理出来的典籍,脸上带着平和的笑。 “走吧。” “去见先师!” “走——” 一个老者缓缓地将手边的油灯一推,灯油洒落在地上,一抹火焰落在了那堆着的书籍上,刹那之间无数的火焰升腾了起来,将这个宫殿包裹住。 这里充斥着灯油、书籍! 全部都是易燃的物品,火焰几乎是在一瞬间点燃了整个大殿,甚至没有挽回的可能。 熊熊烈火中,鲁儒一脉伴随着他们整理了一生的典籍,就这样消失了。 大殿外的空地上,十几个年轻人站在那里,他们的怀中同样抱着典籍。 鲁儒一脉的那些老儒愿意以身殉国,但是他们并不愿意让鲁儒一脉辛苦整理出来的典籍以及思想就这样消失,所以他们选择了一些思想更为开阔、偏向孟儒一脉的弟子,让他们拿着这些典籍去秦国! 去秦国咸阳学宫,去投靠孟子。 看在同样是儒家弟子的份上,孟子一定会帮助他们的,至少会收留他们。 这样他们的一脉也算是未曾断绝,不是么? 为首的那个年轻人抹了一把脸上的泪水,他透过熊熊的烈焰,看向远处的西边:“走!去秦国!” 他的声音中带着些许仇恨的影子。 “在秦国某一出路!为国复仇!” 他转身,一步一个脚印的朝着秦国的方向走去。 宋国。 宋国的国君与鲁国的国君不同,在几国同时宣布了对宋国的战争时,他就直接选择了投降。 是的,投降。 宋国的国君站在城门口,上身的衣物已然褪去的干干净净,就那样赤着站在那里,手中捧着宋国的印玺、堪舆图、布防图等等。 他的脸上带着谄媚之色如同一条狗一样。 当大军抵达城门口的时候,他主动上前。 “宋国乞降!宋国乞降!” “愿献上国书、堪舆图等,只求放过我一条性命苟且。” 他一招手,身后的士卒带着几个绑着的人走了过来,那几个人头发花白,身上布满了伤痕,但脸上的神色却是坚定不屈。 当他们看到谄媚的宋国国君的时候,不由得“呸”了一声。 宋国国君不以为意,只是说道:“这几个是试图抵抗的人,小人已经将他们全然拿下了!” “听候您的吩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