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由上一任山河使者及大司农的提醒,征战百越的王翦等人并没有错过那一片可以“一年三熟”的肥沃土地,而嬴政也当机立断的决定将“封赏”的军功土地转移到了百越这里。 想要让中原的黔首离开故土,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些时候只要用对了理由,往往不可能的事情也会变成现实。 就比如很简单的一句“百越之地,稻谷一年三熟”。 只是简简单单的、轻飘飘的一句话,便让许多黔首将信将疑,若说官吏的话只是让他们动心了的话,那么周围“士卒”回来后迫不及待的带着家人选择百越土地的事情,便让这些黔首完全放下心来。 “他总不能自己害自己吧?” “他总不能害自己的老母亲吧?” “他总不能坑自己的同族兄弟吧?” 在这样的想法中,在百越那广阔无垠的土地诱惑中,在朝廷答应了会改造百越土地的承诺中,部分秦人也好、以往的六国人也好,都背上了自己的行囊。 官渡,陈氏。 几多风雨错,人自各行行。 陈正坐在屋檐下,拿着手中的竹卷轻松的翻阅着,脸上带着的是满满的“幸福”之意味,或许离开了朝堂的他真的感觉到了愉悦吧。 天空上不断的落下雨滴,丝丝绵绵,中原少有这样“温柔”的雨,这种雨大多数见于江南水乡中。 雨水从屋檐下不断的汇聚,而后冲刷到“中堂”下的池塘中,池塘中时不时的有一两尾鱼儿游动着。 陈正的身旁,茶壶之上冒着些许白烟,热腾腾的气息扑面而来。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听雨、品茗、展卷,这样的生活才是陈正真心向往的,自始皇帝六年到现在的始皇帝八年,陈正辞官已经足足三年了。 这三年的时间,他出乎天下所有人预料的,不仅没有继承陈肃的“教学”事业,也没有周游天下讲学,只是呆在家中。 像是一个隐居在官渡陈氏中的“隐士”一样。 这令那高高坐在章台宫中的嬴政都有些迷茫了,陈氏中竟然有这样的人么? 如此这般的.胸无大志? 难道被罢官之后真正应该做的难道不是一展胸中的志向么? “踏踏踏——” 一道道脚步声响起,这声音不急不缓,显示出来人不骄不躁的心理状态,而这声音巧合的与天空中的雨水声相合。 屋檐下缓慢的露出来了那人的身影。 因未曾加冠,所以如今的他只是短暂的用布以及簪子将头发束缚,身上一阵青色的袍子,腰间悬挂香草容臭,一块青翠色的玉珏悬挂其中,发出叮当作响的声音。 面容清俊,神色不急不缓,虽看着约莫十一二岁的样子,但已然像是一个大人了。 身旁的侍从经过时候也是微微颔首示意,侍从们纷纷口声“大公子”。 好一派钟灵蕴秀的模样。 他走到陈正的身旁,躬身行礼,口称:“父亲。” 陈正倒是抬起头看着他,眨了眨眼:“居儿?” “你怎么来这里了?” 陈居神色不变,他从袖子中拿出一卷绢帛,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神色:“陛下又悄然来了诏书,请父亲回去为官。” 这已经是这几年来的第三封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