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所以不要考虑日后大汉的危亡什么的。” “我死之后,哪管他洪水滔天。” “这便是您站在刘邦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的答案了。” 刘邦的神色有些阴沉,他听出来了陈彼话里面的意思,当即说道:“那么,站在其他的角度呢?” “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呢?” 陈彼一边跟着刘邦的脚步往前走,一边笑的更加平和了。 “若是您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的话,那么答案也同样很简单。” “立嫡长而不立贤,健全一个较为康健的制度,让这个制度带着这个庞大的国家不断的走下去。” “并且制定一定的规则让后人不能够破坏这样的制度。” 刘邦沉默的问道:“为何?” 他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但他还是想要询问陈彼。 陈彼则是更加坦荡的说道:“因为皇帝和普通人不一样,尤其是开国之君。他与后来的人更不同、” “一个皇帝,一个开国之君需要考虑的是这个国家的存亡,需要考虑的是这个王朝的持续,甚至是能够持续多久的问题。” “皇帝也是人,但是成了皇帝的人就不能够只是“人”了,他需要克服、克制自己心中的各种欲望以及一些喜好。” “就像是膳食一样。” 陈彼看着刘邦说道:“陛下,您喜欢一道膳食,会表现出特别的偏好么?” “比如经常去吃?” “比吃其他的东西更加的多?” 刘邦微微摇头:“不。” “朕用膳,多是惯例,每种东西吃一些。” “朕明白你的意思。” “有了自己的喜好之后,就会有弱点,这样的人容易被针对。” “是么?” 陈彼点头:“是的。” 他轻声说道:“您想必也知道,立嫡长和立贤的区别。” “这是一个很简单,甚至不用思考的问题答案。” “您立嫡长为皇帝的时候,为太子的时候,其余的人都知道一件事情,那就是这个位置在一出生的时候就已经定下来了。” “它天生就不属于他们,也不会有人在他们的耳边撺掇他们争夺这个位置。” “因为只立嫡长。” “这是规矩,谁都无法打破的规矩。” “所以殿下们不说一定会安分守己,但一定不会自相残杀、同室操戈,因为他们知道即便自己杀死了自己的大哥,这个皇位也跟他们没有关系。” “天下人的口水会淹死他的。” “可是若是立贤的话就不一样了。” 陈彼微微一笑:“到底什么是贤呢?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了。” “是谁决定的呢?” “你怎么知道我不是贤呢?我不能够成为皇帝呢?” “然后皇子们就会想要那个位置,为了想要那个位置他们会努力的拉拢朝臣、为了那个位置他们会想尽办法搞死自己的兄弟。” “除却太子之外的所有人都会将太子当成对手,他们都想把太子拉下去。” “陛下啊。” “荀子曾经说,人性本恶。” “当人们的欲望不断放大的时候,他们是看不到其他的东西的。” “这个时候他们不会顾及什么道德、什么兄弟情谊,他们一定会自相残杀,一定会为了争夺那个位置头皮血流。” “这样的下场是什么?” 陈彼十分冷静的说着一个十分恐怖的事情。 “这样的下场很简单,若是这些兄弟中有一个是才华出众能够压服所有人的,那么陛下也不过是死一两个儿子而已。” “可若是这些人势均力敌,那么大汉必定会乱套。” “而之后,即便是有人能够将所有人都压下去,大汉这个国家也已经千疮百孔了。” “所以,如果是站在一个皇帝的角度来看,那么一定不能够立贤。” “当然这样子做的前提是一定要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否则的话,当出现一个昏君,大汉也会走向衰亡。”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