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在这样的询问下,陈居终于接受了天子的诏令。 而等到陈居接受了天子诏令后,刘邦再次迁国子监祭酒、太子詹事、太子少师陈彼为“御史大夫”,掌朝堂进谏之事。 令人奇怪的是,在拜陈彼为“御史大夫”之后,天子甚至再次令陈彼兼任“长史”。 长史是何官制? 长史,秩千石,为相府诸吏之长,职无不揽。丞相有事,则召长史付诸施行。 大概也就是相当于丞相府的具体管事人,类似于政府的秘书长这个职位,这个秘书长可不是类似于“秘书”一样的职位。 丞相长史的地位在诸多官僚当中,也可以算是较为靠前的一等。 汉朝的官职虽然多数承袭秦朝官制,但在某些地方上也有其一些细微的变化。 而在令陈彼兼任丞相长史之后,天子更是下令将“长史”这个职位的俸禄提升到了两千石。 也就是说至少在刘邦在位的这个时期,长史与丞相等一众重臣的地位是相当的,甚至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制约丞相了。 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在皇位争夺战中,萧何距离吕雉太近了吧。 近到令刘邦开始害怕。 害怕自己崩殂之后,萧何会彻底的站在吕雉的身边,协助吕雉把控朝政。 刘邦看的十分清楚、尤其是在如今病重的情况下,他看的就更加清楚了。 自己的儿子“刘盈”是无法摆脱他母亲吕雉控制的,而吕雉虽然较之其他的妇道人家不同,但她多数还是会重用自己家族的兄长、侄子等人。 虽然之前携裹着陈氏之威,立下了“非刘氏称王者,天下共击之”的登鼓之盟,但刘邦依旧害怕,这种恐惧感在他临死之前的这段时间愈发的严重了。 也更是因此,他下了一道诏书。 此诏书中的内容十分炸裂,甚至让人开始怀疑起天子的脑子是否还处于清醒的阶段。 诏书中有一句话,铿锵有力。 “刘与陈,天下共!”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