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的大汉门阀盘踞、世家横生。” “虽然有陈氏在其中不断的周旋,但寒门很难出现“士”这个阶层的读书人,举孝廉被世家大族把控,当年安国王也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才直接出手,将袁氏、杨氏这两个大门阀世家清除,也正是因此,这些年朝中才有不少寒门子弟出现。” “可若是说门阀是大汉最大的积弊,我却不这么觉着。” 曹操站了起来,端着酒杯,颇有几分指点江山的意味。 “大汉从上到下,几乎没有一块是好的。” “由上而说,当今天子比起来先皇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加昏庸、更加无能,更加狡诈和愚蠢。” 很难想象,狡诈和愚蠢能够放在同一个人的身上使用,但此时放在刘辩的身上,三人都没有觉着有什么问题,就连刘备也是不得不认可曹操的这个评价。 狡诈而愚蠢。 “大汉此时最需要的不是变法,也不是休养生息,而是换一个皇帝!” 曹操语出惊人,他看着刘备说道:“其实玄德心里也清楚,现在最好的办法,唯一能够为大汉延续些许寿数的办法便是换一个天子!” “玄德若是不愿意担这个骂名,那也很简单,咱们从宗族之中选一个刘氏子弟,选一个听话的、没有太大野心的,平庸的天子。” “之后你我三人全力进行改革救国!” 曹操看着刘备,一字一句的说道:“若是玄德担忧我把持朝政,日后会如同王莽一般篡权篡位,那么今日操可以对着明月、对着陈氏、对着这天下众生起誓。” “如若今日玄德答应了我的救国之法,换一位天子,咱们三人全力合作,日后若我曹操篡权谋国,则令我曹操万箭穿心、不得好死,则令曹氏子弟日后尽皆暴毙而亡,则令我曹某死后不得安宁!” “若曹某日后篡权,则请陈氏家主为政,取我项上人头,悬于长安城楼!” “则以青史载我骂名,令我遗臭万年!” 此等誓言说出,陈朱楼与刘备两人都有些懵了,曹操却是一点都不在意,他拿着那个酒杯,用尽了全身的力气,眼睛瞳孔都有些泛红,充斥着血丝。 他双手支撑着桌子,询问着刘备,声音嘶哑。 曹操一字一句的问道:“此誓言可否令玄德放心?” 刘备坐在那里,一言不发。 而陈朱楼则是叹了口气,站了起来,拉着曹操说道:“孟德这是何必?” “坐下吧。” 之后,又轻声说道:“其实孟德的办法也并不是太过于荒谬之法,当年的周公可以废黜流放周天子,为何玄德不能够学习周公呢?” 陈朱楼的心中有些奢望,相对于张角起义,之后战乱席卷天下,他其实还是更加愿意拯救一把大汉。 刘备继续沉默着,片刻后他的声音嘶哑无比,而后轻声道:“想救大汉,唯有这样的办法了么?” 曹操看着刘备的样子,轻轻的叹了口气。 他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因为曹操知道刘备的性格,便是太过于仁德了,他无法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废黜当今天子,等同是有些篡逆之举。 周公在当年可没有什么好名声。 见着曹操、陈朱楼二人都不开口说话,刘备才幽幽的叹了口气,而后轻声说道:“两位能否再给天子一个机会?” “其实天子并非是你们所想的那样的人。” 他站了起来,冲着两人躬身行礼:“我知道,两位都是心怀天下苍生之人。” “可让备废黜当今,而迎立新帝,这难道不是篡逆之举么?” 刘备缓缓的抬起头眉宇中带着几分坚毅的神色:“便再给天子一个机会吧。” “我会亲自去未央宫中劝诫天子,以令天子回头。” 曹操皱眉,他看着刘备:“可若是天子依旧执迷不悟,该当如何?难道便眼睁睁的看着大汉一日日的倾颓么?” 他猛的站了起来,眼睛死死的盯着刘备。 “玄德!” “你乃是汉室宗亲!” 曹操指了指陈朱楼,又指了指自己,而后才说道:“我们两个才是外人!” “即便是大汉倒了,依照陈氏的威名,下一个国家也依旧会对陈氏毕恭毕敬,陈氏也依旧会是天下第一世家!” “甚至从乱世中崛起的那位君王,会比你、比当今更加知道陈氏的力量!” “伱信不信,下一代开国之君,甚至可能亲自前往官渡请东临为相!并且会直接再次加封陈氏为王!到了那个时候,陈氏的荣光不会减少分毫!” “而某呢?” “某届时大可以继续担任太尉、依照如今曹氏、夏侯氏的力量,难道还不能够在新朝谋一个位置么?” “我们两人都愿意为了大汉豁出去,你又在干什么?” “难道非要百年之后,到了下面的时候,让高祖皇帝指着你的鼻子大骂乃公么!” 刘备的神色不变,他看着曹操恨铁不成钢的神色绽放出了一个笑容。 “若天子依旧执迷不悟,备当以如今刘氏宗正之名、以先皇所任顾命大臣之名,以皇叔之名,废黜天子,贬为弘农王,从汉室宗亲中选择一位合适的为天子!”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而此时的刘备看起来则是十分宏伟。 月光当空,落在他的脸颊上,照射出来了那一份坚毅。 刘备看着陈朱楼、曹操,诚恳的说道:“陛下同样是东临、孟德看着长大的,他的本性其实并不算太坏,毕竟掌权是所有天子都想要做的事情不是么?” “再给天子一个机会。” “我入未央宫,劝诫陛下。” “若此事不成,备绝不再执迷不悟。” 听完了刘备的话,曹操激动的情绪也稍微有了些许的缓和,他坐在那里,端着酒杯,一杯杯的饮酒。 这样的结果似乎并不算太差。 毕竟就曹操个人而言,他其实也不是很想要担一个废黜天子的权臣骂名 当年的周公身后名可并不是多好,那位天子回来之后对周公虽然毕恭毕敬,但其实内心到底是怎么想的谁也不知道. 后世中虽然许多人称颂周公的贤名,但其实不少人对其也有微词。 曹操有些郁闷的想,若是可以劝得动刘辩,也是一件好事。 刘备见着曹操妥协了,心中松了口气,他扭过头,看着陈朱楼询问道:“东临?东临?” 陈朱楼坐在那里,略微有些许的沉默。 他其实在思考刘备所说的这个办法。 劝诫天子是否真的可行? 许多事情在没有进行之前,谁也不知道是否能够成功,比如这件事情。 可若是试都不试,便直接进行否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