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太子象瑜无奈的看了他一眼,一时之间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了,但好在他也是个懂察言观色的,见这位在大唐颇有实力,名声在外的叔母笑而不语,立即便是会意。 躬身对其一礼。 “请九叔母帮我!” 武曌看着一双双看过来的眼睛,淡淡一笑。 “当初圣上还是太子之时,推行新政,虽说也有诸多文武协助,但,很多事情到最后也需要当时的圣上自己决断,至少,很多地方制度的施行进度的汇报,再怎么样,圣上也必须要知晓。” “这便是统御全局所不得不做出的牺牲。” 她顿了顿,笑着看着面前的太子象瑜和湘王貔奴几人。 “如今天下平定,百姓安居乐业,但我大唐疆域比之当年武德,甚至是贞观二朝,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项新政推行,或是地方汉化,都有朝中大臣负责,只需按部就班推进即可。殿下所作的只需是守成......” 太子叹息:“这又何其之难呐!九叔母有所不知,我们兄弟几人即便再怎么不愿,每日内阁、天策府还有军机处的折子,那是一本都不敢落下,全都认真翻阅。” “但......我大唐之大,从那些折子的数量上就能看得出来。” 武曌笑了笑,轻轻鼓掌:“太子殿下仁善,已有储君之姿,但是,如今却是缺几分灵活.......殿下可还记得,我大唐内阁是何时出现的?” 太子象瑜一怔,随即像是瞬间想到了什么,眼睛一亮。 一旁的湘王也似乎是想到了什么,有些迟疑的张了张嘴。 “九叔母的意思是,让皇兄也成立一个专门直属于皇兄自己的内阁?可,可这不是僭越吗?” 然而,话落,却只听到太子象瑜一声冷笑。 “僭越?!父皇这个当皇帝的,能丢下江山自己跑去游猎垂钓,孤堂堂大唐储君,成立个新的内阁怎么了?” “把孤逼急了,孤就让人给他送一份教旨去!封他当辽东王!”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