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伴随着他的讲话,会议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 会议结束之后,耿红旗却没有马上离开,而是来到了沈青云的办公室。 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沈青云就知道,这才是今天耿红旗这位市委书记出现在这里的真正原因。 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如此。 “青云同志,这两天熟悉了一下江源市的情况,感觉怎么样?” 坐在沈青云的办公室里,耿红旗笑着对沈青云开口问道。 他本身就是那种很有亲和力的长相,现在又刻意面对沈青云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姿态,确实很有亲切感。 “还不错?” 沈青云笑着说道:“这些年在书记您的治理下,咱们江源市的发展还是很不错的。” “哈哈哈哈。” 听到沈青云的话,耿红旗顿时笑了起来,他看着沈青云说道:“你这话就有点虚伪了,不过我还是很喜欢听的。” 说着话。 他对沈青云解释道:“你也知道我这个位置上肯定整天都能听到各种奉承话,所以咱们还是说点实在的吧,怎么样?” “好。” 沈青云闻言一愣神,随即也笑着点点头。 其实对他来说,耿红旗今天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拉拢自己的姿态,这一点两个人心知肚明。 但不管是沈青云还是耿红旗,都还在试探彼此。 毕竟他们一个是江源市的党政一把手,一个是市委专职副书记,正儿八经的三把手。 更重要的是。 沈青云还是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的局长,可谓是手握重权。 这种情况下,他如果跟耿红旗的关系闹的很僵,并不是什么好消息。 “青云同志,你了解江源市的发展历程么?” 耿红旗对沈青云忽然问道。 “知道的不多。” 沈青云简单的把自己知道的一些东西说了一下,最后说道:“书记您在江源市工作很多年了吧?” “是啊。” 耿红旗微微点头,平静的说道:“我在江源市工作了快三十年,是亲眼看着这座城市如何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的。” “这……” 沈青云闻言一怔,随即明白了耿红旗的意思。 其实江源市的经济衰落,只不过是东北地区经济衰落的一个缩影而已。 东北地区的发展,从上个世纪初开始,就一直在不断进步。 但是从六十年代开始的三线建设,国家把很多工厂搬到了西南和西北。 东北的很多企业的机器设备和技术骨干都被抽调走了。 这次产业转移使得东北的工业优势没以前那么明显了,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模式都变了样。 东北以前是经济强省,全国有名,北方更是数一数二。 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沿海城市发展速度特别快,跟打了兴奋剂似的。长三角和珠三角两个地方,位置好,招商引资,做外贸,赚得盆满钵满。 欧美日那些外国公司和投资,还有港澳台的商人,都争先恐后地往那儿跑,就像挖到金矿一样。 而东北这边,发展的速度慢不说,企业赚不到钱,给不了高工资。 所以那些有本事的人,都往南方跑了,差距越来越大。 从千禧年到现在这十年间,东北三省人口流出超过三百万,大部分都是年轻有文化的。 人才都跑光了,经济想发展自然就难了。 而这种情况,在江源市也是存在的, 只是沈青云不明白,耿红旗跟自己说这个有什么意义? “你大概不知道吧?” 耿红旗笑着对沈青云说道:“江源市以前的国有经济发展的很不错,市里有很多工厂,工人们的生活也还算不错。” 沈青云默然不语。 他明白耿红旗的意思,其实不仅仅是江源市,绝大部分的东北重工业城市,在改革开放之初或者说在国企改革下岗潮出现之前,生活的都还不错。 就好像齐城的富民县一样。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他们变成了逐渐被时代抛弃的旧日。 “你应该没有经历过这些吧?” 耿红旗对沈青云问道。 “还好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