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沈青云心里一动,原来省委早就注意到魏东生了。 他连忙说:“我们查到他和一个黑社会头子李忠原有资金往来,李忠原逃跑前,账户上多了笔五百万的转账,源头指向魏东生的外甥女。” “继续查。” 顾青山的手指在魏东生的名字上重重画了道线,平静的说道:“不管涉及到谁,都要一查到底。但要注意方式方法,别打草惊蛇。” 他的目光变得深邃,看着沈青云道:“滨州的经济正处在转型期,既要刮骨疗毒,也不能伤了元气,这个平衡,你要把握好。” “是。” 沈青云在笔记本上记下“平衡”二字,笔尖用力过猛,划破了纸页:“目前我们在抓民生整改的同时,也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园建设,上周刚和上海的企业签了五十亿的项目,预计明年春天开工。” 顾青山点点头,翻开文件夹里的项目计划书:“这个项目我看过,新能源电池材料,符合省里的产业规划。” 顿了顿,他直接问道:“但有个问题,那就是环境评估能不能通过,别为了政绩牺牲环境,那样得不偿失。” 他指着其中一段:“这里说要征用三百亩林地,必须确保是荒山,不能动生态林,这点要卡死。” “已经让自然资源局重新勘测了,选址在废弃的采矿区,正好可以复垦利用。” 沈青云递过补充材料,对顾青山说道:“这是地质评估报告,省地矿局的专家说,复垦后还能种果树,既能搞产业,又能治沙,一举两得。” 顾青山翻报告的动作很慢,每页都看得很仔细。 落地钟敲了十下时,他才合上文件夹:“思路不错,民生要抓,发展也要抓,两者不矛盾。”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指着远处的省委党校:“下个月有个市县主官培训班,你来讲讲,就说说怎么在破冰和稳局之间找平衡点。” 沈青云连忙起身:“怕讲不好,耽误大家时间。” “你有资格讲。” 顾青山拍了拍他的肩膀,掌心的温度透过衬衫传过来:“我刚到省委时,也搞过一次民生攻坚,当时反对声不小,说我不务正业。但后来证明,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发展才有底气。”他的目光投向窗外,银杏叶正被风吹得漫天飞舞:“滨州是老工业基地,转型难,但只要把人心聚起来,没有过不去的坎。” 周杰明进来添茶时,刚好听到这话,低头笑着说:“顾书记常说,沈书记是全省最年轻的市委书记,敢闯敢干,是块好料子。” 顾青山瞪了他一眼,却没真生气:“少拍马屁。青云,你记住,当领导的,不怕有缺点,就怕没担当。滨州的班子,该调整就调整,该撑腰就撑腰,省委支持你。” 沈青云握着茶杯的手指紧了紧,温热的茶水让指尖泛起暖意:“请顾书记放心,绝不辜负省委的信任。” 离开的时候,周杰明送他到门口,低声说道:“顾书记很少夸人,上次这么说,还是三年前评价省纪委的王书记。 他指了指沈青云的公文包:“您落下的笔。” 沈青云接过那支黑色水笔,笔帽上还沾着他的指纹。 走出省委大院时,夕阳正把银杏叶染成金红色,他回头望了眼那座苏式建筑,突然觉得肩上的担子虽然沉,脚下的路却格外清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