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还会认为赵欣做了件利国利民的好事。 是足以载入史册的功绩。 可杀周兴邦就不一样了,待他死后,恐怕宋史都救不回这名声。 赵欣不敢借此冒险。 赵欣不知如何回应时,周兴邦再度质问:“今日,你给我句准话,郑州和临沅你究竟是放还是不放?” 赵欣试探着问:“若不释放,前辈会如何?” 周兴邦道:“简单,大宋天牢拦得住宵小,拦不住真君子。” 先文后武,赵欣听便罢,他若是不听,周兴邦有的是手段让郑州和郑临沅摆脱危险,只是那时候,最后的情分也必将荡然无存。 若非逼不得已,周兴邦也不想用这手段。 就在赵欣权衡之时,那太监又折返回来,在赵欣耳边说:“长孙将军拖病不来,李将军借防备东京城之名,也不便前来。” 赵欣闻言险些怒骂出声。 她长孙忘情一身蛮武修为登峰造极,岂会染病? 他李渊疾身居高位,防备东京城何必他亲自出马? 他们二人违抗旨令,态度已经明了,他们虽然没有直接表明出来,可从细枝末节处的反应不难看出,他们也是在支持着郑州。 他堂堂大宋天子,最后真就成了孤家寡人。 适逢大儒问世,长孙忘情和李渊疾又都不愿意出面,赵欣颇有种心神皆疲的感觉。 这皇帝当的真累…… “唉。”赵欣幽幽叹气,准备答应周兴邦时,身后突然传来哧哧笑声。 “原以为你们这些老家伙都已经埋进土里,没想到竟都还健在,今日的大宋着实给了我天大的惊喜。”赵欣回头去看,他身后的御书房房顶瓦片上站着个手持拂尘的仙人,气派非凡,好似真仙降世。 单从此人气魄,便不难看出,他的造诣绝对是比楚绝期更高的。 窥见来者全貌,周兴邦和一众亚圣竟都现出惊慌之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