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过说起石油,三人却都知道。 石油,宋朝文人沈括曾用一句话概述。 其从石出,石中有水,水成油状,色如墨,黑如漆,松墨不及也,可取之燃用,燃之极明…… 这里说的就是石油,从石头中冒出来跟油一样的物质。 最早追溯到秦汉时期,就有人发现石油,并取之燃烧。 此后多产出于天府一带,并不如何知名。 朱由检却感觉天方奇谭。 这玩意儿除了燃烧之外,居然还能熔炼,得到的碎渣就能制作成马路? 那么…… 它熔炼出来的东西又是什么? 见朱由检一脸好奇宝宝模样,老头再次笑了。 “大人,提炼出来的东西,便是汽油、柴油,煤油以及润滑油。这几种油品各有妙用,等有机会了小老儿再领大人见识一下。” 朱由检:…… 陆文昭:…… 沈炼:…… 三人第一次感觉自己跟个傻逼一样,对这老头的话听不懂分毫。 还想再问, 老头却不说了,只说涉及到皇陵镇一些机密技术。 若是再透漏下去,恐怕会惹的封先生很不高兴。 朱由校见状,只好压下心中疑惑,又笑道。 "老丈,你我也算有缘,小侄儿正巧,奉旨找您口中的封先生入宫面圣。不如您作为向导,带领小侄走上一趟?" “额……这……” 老头儿眼中划过几分警惕。 锦衣卫突然来找封先生干什么。 进宫面圣? 皇帝朱由校早就不理朝政,日夜宣银,有点空档还要摆弄木器, 哪里顾得上找封先生办事? 不过他也知道,有些问题是绝不能问出口的。 一旦问出来,就成了锦衣卫抓人证据。 老头本想拒绝,可看着一旁陆文昭面露不善的模样,苦笑着只能点头。 “也罢,小老儿也没什么事,就带三位大人走一遭吧。” 说着便转过了身,往皇陵镇里面走去。 朱由检慌忙跟上,好奇的左右乱看,隔三差五的问了几句,终于知道了这皇陵镇的由来。 原来,从封礼辛领十万军民着手修建皇陵后,天寿山的人口越发聚集。 十万军民,以及不断赶来的工匠家眷,此刻天寿山竟容纳了四五十万人之多。 想想也不奇怪。 一个男丁至少一个老婆,两三个孩儿,或许还有父母双亲,十万人就是十万个家庭。 再加上从成祖长陵起,就居住在附近的村民百姓。 皇陵镇说是个镇都小了,说它是个一等城池也不为过。 只不过它没有城墙,一片散沙的居住在天寿山各处。 皇陵镇按照老头口中的话来讲,叫什么商业中心。 “商业中心?” 这次轮到沈炼当好奇宝宝了。 毕竟每一次让朱由检开口发问,显得堂堂信王真成了白痴。 “不错,商业中心!” 那老头笑着解释。 “封先生曾说过,咱们皇陵镇的居民不用聚集生活,一旦有了天灾人祸,逃跑起来也不便利。” “大家依旧散落在天寿山各处,既能承担守陵之责,也能安居乐业。” “不过人口属实太多,再加上距离京都路途遥远,出门太不方便。” “封先生便牵头建了这商业中心,添置衣食住行各方面的铺子,方便大家生活所需……” “原来如此!” 沈炼一阵点头,暗赞封礼辛,又或者是李辛英明之处。 毕竟四五十万人每日进入京都买菜? 这不扯犊子呢。 其实他从那日从安乐堂离开后,也再未见过对方。 此刻感慨,不愧是曾经的状元郎,果有天纵之才。 “不是,老头!那……那个胖西来又是什么东西?” 陆文昭却又开口,突然指着路边一处门庭若市的铺子询问。 朱由检和沈炼见了,也转过头去,一阵好奇。 但见左手处有一个极大的铺子上,挂着【胖西来】三个金字招牌。 门口不断有人走入,有人走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