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慢慢的观察出门道来了。 孙元化惊喜喊道:“恩师,您看那最高大的一颗石柱,它被日光一照,倒映在地上的影子,恰好是现在的时刻。” “难道……这是封先生造出来的日晷?!” 孙元化再次感叹真乃神来之笔。 一旁的徐光启展颜笑了,暗道徒儿对天文学知识倒没有全部忘光。 不过他却摇头说道:“不光如此。初阳,今日乃是天启六年五月初六,恰好是夏至的日子。” “你且等太阳完全升起再看,这颗最大的石柱放置方向,与夏至的太阳同处于一个中轴线上。” “而看到那一刻最矮小的石头了吗?冬至日落的方向和它同样,所以说……” 不等徐光启说完,孙元化已惊呼起来。 “它还能显出每一年夏至和冬至?以此来推算二十四节气?” 推算二十四节气? 徐光启依旧摇头,若封先生花了这么大力气,只为了推算这些,岂不是太过儿戏。 弄一个圭表就能搞定的事情,何必发动数万军民将它们运来此地。 可惜,它的作用不光孙元化看不出来,徐光启到现在也没研究出个所以然来。 “哎,初阳,说实话我也不知封先生的真正用意,他只告诉过我,说这不过是一个坐标点!” “坐标点?” 孙元化对这个名词感到陌生。 “走吧!领你上山,到了山上你能看的更加清楚。” 徐光启不再解释,而是带着徒弟骑马往皇陵后方的山上走去。 孙元化慌忙跟上,顺着马路不断前行。 同时也知道,如今正在修建的皇陵,是为了天启皇帝朱由校而建。 它的后方便是天寿山的一个分支山麓,叫燕子岭,约莫数百米高。 一条蜿蜒的马路直通山顶,令两人不费多少力气便登了上去。 到了山顶之后,再往下看果然越发震撼。 但见那些石头柱子,组成了一个奇怪图案。 它似圆非圆,似方非方,前低后高,偏偏各边还很对称,像是一个官员上朝时所戴的官帽。 孙元化越看越觉得,还真像官帽! 这石头组成的大阵两侧,还有两个帽翅平行放置。 再加上前低后高的设计,完全就是一个巨大的石头官帽。 “呵呵,恩师,这怕不是封先生给自己立的风水阵吧。” 孙元化开着玩笑:“难道封先生要用它来改变自身运势,获取更高的官位,封侯拜相?” 徐光启无奈瞪了徒弟一眼。 你也太小看这位观山太保了。 封先生若是痴迷官位,老夫怎会以六十高龄,心甘情愿在天寿山给他当着助手。 此人之远大志向,谁也揣摩不透。 “初阳,这若是风水阵势,那你再看身后呢。” 徐光启没有斥责徒儿,而是让他转过身子看向山顶。 孙元化依言转了过去,越发目瞪口呆。 但见整个燕子岭的山顶竟一马平川。 这里居然开垦成为耕地,并在约莫百亩地的范围内,耕种了大量小麦。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