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终于,到了1924年,法国科学家德布罗意提出了波粒二象性的猜想,并做出合理推定。” “他终于向世人证明,光既是一种粒子,也是一种波。在时间维度的平均值时,光是一种波。在时间维度的瞬间值时,光是一种粒子。” “于是,持续了三百多年的光是波还是粒子的争论,终于落下帷幕!人们终于接受光是粒子也是波的认知。波粒二象性同时成就了量子力学,甚至在除了光子之外其他物质中,也发现了它们两种不同的属性。” “可到这里,对于光的研究就结束了吗?不,远远没有!” “十几年后,有科学家重启当年的杨氏双缝干涉实验,试图发现光的终极秘密!” “因为他们意识到,只有了解了光的法则,光的规律之后,才能更好的利用光,引导光。让光改善我们整个人类世界。” “实验过程老师没时间详细告诉你们了。老师只能说,这个实验很诡异,很恐怖,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甚至对于科学的认知。” “因为通过升级后的双缝干涉实验,科学家们发现……” “在我们观测光的时候,光呈现粒子的形态,当我们不观测光的时候,光又恢复了波的形态。” “这说明什么?说明光竟然以人类的意志而进行改变!它似乎未卜先知,又似乎超然存在!” “科学家们发现这一点后,再次颠覆所有人的认知。” “其后数十年,人们只好对这个试验不断升级,不断来研究光的终极奥秘。” “很可惜,试验到现在,也没有更好的结果!” “但如果对光进行定义,可以一句话来总结概括……” “它便是:光具有波粒二象性,它既是波,也是粒子,它在时间维度的平均值时是波,在时间维度的瞬间值时是粒子。它在人类观测它的时候是粒子,在人类不观测它的时候,是波……” “咳咳咳……” “说到这里,戴老师的咳嗽越发严重,甚至嘴角都溢出了鲜血。” “老师!” “我们所有同学见状,再顾不得听讲,慌忙都离开座位扑了上去,只是哇哇的哭!” “戴老师见了我们的模样,眼神严厉,说道……” “哭什么?不要哭!我刚才讲的课,你们都听懂了吗?” “我们一个劲的点头,听懂了老师,听懂了,您快点去医院吧,我们抬您过去,现在就抬您过去……” “老师却摆手制止我们,脸上露出苦笑。” “来不及了!孩子们,来不及了。另外,我也知道你们没听懂,你们不过小学文化,怎么可能听懂什么叫波粒二象性呢?” “我们闻言,都惭愧的垂下了头。” “是啊!我们真没听懂,真的如同听天书一样,不光我没听懂,秦文景也听不懂,屋里所有的同学都听不明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