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当进入梅花K挑战卡牌,听到提示音后,所有人都惊呆了。 尽管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但仍被耳中的声音震撼。 果然! 果然还是物理学四大神兽之一。 那只由薛定谔老爷子亲手养出来,让整个物理学界讨论近百年,仍然还未彻底解决的…… 猫! 一只神通广大,令人无比迷恋的薛定谔的猫! 而什么是薛定谔的猫? 虽然有些老生常谈,但仍然要不厌其烦的重复一遍。 这是19·35年,奥地利物理学薛定谔,为了抗击哥本哈根学派而提出的一个经典悖论。 当时的物理学界,因为对量子力学的研究出现争议,诞生了两大派别,一为经典物理学派,一为哥本哈根物理学派。 经典物理学派就是以爱因斯坦和薛定谔为首。 他们认为,在微观世界中,也就是量子力学中,一切都有定论。 它的运转应该遵循艾萨克·牛顿提出的三大定律,而一切研究的基础,也要遵从三大定律,讲究确定性,规则性,科学性。 甚至,爱因斯坦曾说过一句著名的话。 上帝从不掷骰子。 以此表明,在微观世界中也有相应法则,一切有迹可循。 但哥本哈根学派显然不同意这个说法。 它以波尔、海森堡等人为首,提出了互补原理和不确定性原理。 他们认为,在量子世界中,一切充满不确定性,完全没有任何轨迹可循。 就好像微观物质的波粒二象性一般,你观测微观世界的时候它是波,你不观测它的时候,它又坍缩成粒子。 具体它是波还是粒子,没人说得清楚,只能说微观物质在波和粒子之间不断纠缠、叠加、坍缩。 只有当人们观测它的时候,它才会确定最终的形态。 总结起来,哥本哈根学派的观点是。 微观世界的物质变化,充满不确定性,只要观测便会产生波函数坍缩,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经典物理学派当然不认同这个观点,双方产生了激烈的辩论。 扯什么犊子呢。 这是科学,是无比严肃的科学,怎么会出现不确定性? 这个时候。 薛老爷子,也就是经典物理学派的薛定谔老先生终于忍不住放大招了。 微观世界充满不确定性? 行! 那我提出一个假设,看你们哥本哈根学派如何解答这个论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