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66章多难兴邦-《寒门帝师》


    第(3/3)页

    “请子理先生道来。”

    “听家乡老人传说,元朝时,咱们宜黄还有大象呢!”

    “不过,后来这些大象似乎畏寒,都往南迁到广西、滇桂了!”

    徐鹤点了点头:“还有稻子,到了宋时,北方产米更少,除了旱稻可以种植之外,水稻在书上已经很少见了!”

    “但是朱圣人在注解《诗经·唐风·鸨羽》中有云,稻,南方所食稻米,水生而色白也!”

    谭伦是读书人,这个例子对于他来说,属于再直接不过的证据了,一听到这个例子,他顿时皱眉沉思起来。

    半晌后才惊道:“现在北方亦无稻,难道这天气就不转暖了?”

    “不知道!”徐鹤实话实说,这个时代又没有温度计,他给不出详尽的气候数据对比。

    不过……

    “子理先生,从延德元年始,至至正三十六年冬。冬无雪的记录只有两次!”

    徐鹤所说的冬无雪,不是指冬天不下雪,而是冬天没有雪灾。

    而且延德元年到现在,广东琼州府万州雨雪厚尺许的记录,就有七次。

    琼州啊!

    海南岛!

    尺许,就是三四十厘米。

    海南岛下雪,积雪三四十厘米!

    想想头皮都发麻!

    谭伦心情沉重道:“所以状元公是觉得,此为天灾,人祸不过是小因?”

    徐鹤摇了摇头:“我说这么多,只不过是想跟子理先生说,外有鞑虏、倭寇肆虐,内有天灾频繁,咱们这些读书人正在当用之时,为天下苍生计,不能再斗了!”

    谭伦苦笑道:“照徐公子这么说,天灾这么厉害,咱们还有希望吗?”

    徐鹤坚定地点了点头:“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以启圣明!”

    “多难兴邦啊!子理先生!”

    谭伦听到这四个字,整个身体忍不住微微颤抖起来。

    「这章写给地震中不幸的同胞!

    也写给所有哀恸的中国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