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然而,于海却不愿意按大家的剧本走了。 他心里呵呵一笑,这些人啊,天真。 他自己不会写,但是他会抄啊! 脑子一转,他就想到了一首诗。 “行吧!” 他略微勉强地答应下来。 然后在大家期待,好奇,调侃的目光中,慢悠悠地继续剥着手中的蟹肉,一边沉吟着道: “螃蟹在剥我的壳,” 大家齐齐一愣,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很古怪。 这主宾之间是不是颠倒了? 于海不去管大家的神情,继续念叨: “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念完,于海将蟹肉塞进嘴里,吃得香甜。 现场一片寂静。 一群人在那里或是目瞪口呆,或是满脸迷茫。 弹幕: “什么意思?” “听不大懂啊!” “哪位大佬给我们解释一下?” “笑死,这写的什么玩意儿啊!” “其实,写不出来可以不硬写的。” “……” 现场,已经有人觉得鲸落这是装叉失败了。 就在不少人皱着眉头,苦思冥想,怎么帮鲸落圆一下的时候,词神之一的周花隐突然给鲸落竖了一个大拇指:“写得太好了!” 其他两个人也纷纷露出赞叹的笑容。 唐林:“初听惊艳,细细品味,却分外凄美。” 姚三郎:“螃蟹这样没什么意境可言的东西,都能写得这么美,鲸落,厉害啊!” 这反应,和他们以为的不一样啊! 许多人更加茫然了。 这真的不是在强行尬吹吗? 这时,一直在关注着弹幕的控场小姐姐,立即找准时机站了出来:“几位老师,水友们发的弹幕都表示不大读得懂这首诗,方便这边给大家解释一下吗?” “自然可以。” 姚三郎当仁不让开口道:“其实大家初看这首诗是不是觉得很奇怪,读起来格外别扭?” 不少人纷纷点头。 姚三郎解释道:“这其实是一首颠倒歌。这种艺术形式,其实已经源远流长很久了,屈原的《九歌》中有用过这样的手法的。” 一些人不由露出不觉明历的表情。 原来这诗还能这么讲究的吗? 姚三郎继续道:“回到这首诗本身,正常顺序应该是:我在剥螃蟹的壳,我在写笔记本,漫天的枫叶,雪花落在我身上。” “所以,最后一句,才是作者真正想要表达的:我在想你。” 许多人这才露出了恍然大悟的表情。 原来这首诗是这个意思吗? 但还是有人不大明白,这样看起来,这首诗很一般啊! 没感觉到多惊艳的啊! 所以三位词神在赞什么? 这样想着,姚三郎却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那么,你们觉着,为什么鲸落要颠倒着写呢?”(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