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文鸯-《三国雄儿传》
            
            
            
                
    第(2/3)页
    陇右到河西这块地方,历来是出精兵强将之处,只要有应运豪杰响应时势、登高一呼,联合汉、胡兵马,不管是后汉开国之时的平定隗嚣之战,还是后汉中后期的羌乱,那都是能够给中原帝国造成巨大军事威胁的所在。
    不过老将姜维显然跟时人一样,没有怎么高看这位秃发树机能的鲜卑大人,联络羌胡部落共同反对曹魏是他主持北伐那些年一直在做的,但是羌胡部落实在是在曹魏步骑人马面前坚持不了多久。
    什么名胡白虎文,还是氐王杨千万,一场一边倒的屠杀过后,都化为了地方上的染血尘埃,再无一丝波澜。
    所以姜维没怎么放在心上,只是脸色淡然的说道:“这勉强算是一路兵马,估计只要汉家北伐大军踏上晋贼的土地,那秃发树机能的脑袋还灵光,自然就知道要怎么做,除了借着汉军大举北伐之势,帮忙袭扰陇右地区,恐怕也派不上太多用场,仗还是得靠我们自己去打!”
    姜维筹划这么久的北伐,自然与以往的北伐又有所不同,这次看似跟诸葛丞相时期的北伐差不多,都是准备许久,然后以堂堂正正的大军压过去,但实际上,统帅作战风格的不同,决定了这绝不是一场死板的复制诸葛丞相北伐的大战。
    姜维敢于冒险,且认为,小国想要战胜大国,就需要承受一定风险,否则与继承了曹魏国力的晋国这种庞然大物比拼国力兵马,最终只能够是功败垂成。
    当然,他这样做,就意味着,是在赌国,一旦战败,不仅执政的自己会万劫不复,姜家乃至整个蜀汉都可能被这次乾坤一掷的行为所埋葬。
    人人都相当北伐英雄,可成功的又有几个。
    只是姜维此时此刻明显不会去想这种问题,他已经年近七十,这可能就是他打的最后一场大战,相比于身死族灭,他更怕功业不成,北伐无望。
    姜绍最后也被姜维这种情绪所感染,他也打算倾尽全力投身到这场赌国运的北伐大战之中,否则他也没有信心,在姜维死后,是否还要用多少年,才能够让蜀汉迸发出如此激情去打一场倾国之战。
    他轻轻拍打着车舆,仿佛在敲击战阵上兵甲之声一样,坚定念起早已准备好的一段北伐檄文:“是用气愤风云,志安社稷。因天下之失望,顺宇内之推心,爰举义旗,誓清妖孽。。。。。试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
    ···
    延和六年,春。
    蜀汉大将姜维统帅十万大军兵出汉中,取道褒斜道,直驱关中,引起晋国国内震动。
    长安城,晋军大营内。
    坐镇长安,都督关中雍凉诸军事的扶风王司马亮高举上座,此君原本是在城中高枕无忧的,这一会儿自家却带着一帮幕僚将佐进了长安大营,大军人马的主将亲兵营地安排就立马分配下去。
    而急于了解当前敌情作出应对的扶风王司马亮也没有闲着,看见关中各地驻军的各位将领已经到了大半,立马就不等人齐,紧急击鼓聚将,会同诸多军中将领一齐商议敌情和接下来的兵马调度。M
    他此时一身金甲,高踞帅位,虽然对待手下和颜悦色,但是多年来养尊处优,此时又执掌军中生杀之权已经让他自有一股上位者的凛然气势。
    耳中听着将领的汇报,脑中细细思索真伪得失,口中还不时就一些关键点进行确认,俨然就是胸有成竹。再加上他的尊贵地位,以及他的心腹幕僚在旁应声,军中的一班将校竟然俯首帖耳,对他的问题知无不言,对他的调度心悦诚服,甘心在他的麾下用命。
    军议开到一半,了解了当下入侵关中的蜀汉大军的大致动向后,号称是一直关注边境军情的扶风王司马亮看起来已经谋划敲定,准备指挥应对破敌了。
    将领们也对他的谋划无比钦佩,纷纷表示扶风王料敌如神,兵略堪比宣皇帝,这次蜀中老将姜维铤而走险,跑来送死,是来给大伙儿送功劳了。
    就在扶风王司马亮心中暗喜士气鼓舞、军心可用的时候,帐外的亲卫进帐禀报,又有一位军中将领赶到了。
    扶风王司马亮听到此人名号,眉头顿时一皱,眼光也瞥见了原先俯首帖耳的军中将领脸上,其中一些人脸上有了异色,他想了想,假装不知,挥手让人将后面赶来的军中将领召进来。
    片刻,大帐的帷幕被掀开,一位身披甲胄、虎背狼腰的青年将领大步走了进来,他身材雄壮、气宇轩昂,披甲之下依然健步如飞,帐中的气势顿时为之一夺,冷静了下来。
    此人气场如此强大,无他,乃是当世名震天下、号称万人之雄的战将文鸯到了!
    ,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爱阅app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