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吴驹说:“好了,火药的事情先放一放,我这趟过来有事情交代给你。” “您说便是。”老于说。 “是有些兵器要交于你打造。” …… 冬天的第一场雪下了。 本不该下的这么晚,不过这个时代相较后世气温还是更热,时节不可一概而论。 子楚找来吴驹商议:“一场冬雪一场寒,寡人觉得有必要发新冬装了。” “善!”吴驹道。 于是子楚将早就运到平阳的羽绒服送往各军,分发给将士们。 “各营长官有序来领取!注意了!不要戳坏冬装,芯子散了就不暖和了!坏了要及时补……” 将士们穿上后,顿感欣喜。 “今年的冬装长得真怪啊,不过真暖和!” “额听说这是吴卿的做出来的,他可真是心系咱们将士!” “这么好的衣服谁舍得戳坏,额得好好保留着。” 吴驹所制作的羽绒服不是那种特别臃肿的,穿上不会影响行动,御寒能力固然差了一点,但士卒精壮,平日里做农活,战时又训练,血气方刚,所以影响不大。 发冬装的事情瞒不住,毕竟是面向全军,平阳现在又是各方谍子的中心,赵国方面很快就得到了信息。 赵王脸黑。 羽绒服芯子的材料很好搞懂,甚至都不需要黑衣卫士的人去刻意查,因为冬装发下去当天就有一些士卒不小心把羽绒服弄破了,弄得漫天鹅毛大雪。 这是真鹅毛大雪。 黑衣卫士的人悄悄取了一些,辨认出是羽毛,又与一些禽类的毛做了对比,最终确定是鸭和鹅的绒。 消息传回邯郸后,赵王很头疼。 羽绒服无疑是个好东西,能仿制就再好不过了。 但这里干系甚大。 工匠上哪找? 布料又上哪找? 因为互市,赵国国内大量的布匹被调到关外去了,现在大抵是已经被林胡、东胡人做成冬装穿在身上了,再加上冬天到来,百姓也要做冬衣,国内布匹价格一路走高。 赵王心烦意乱。 赵子楚,这也在你的计算当中吗? 从秦国购买布匹倒是一个选择,秦国的布匹产量足够,但这不是给人家送钱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