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市面上石蜜百八十文一斤、蔗糖百四十四文一斤、蜂蜜八十文一斤,馆主大人觉得此物定价八十文,各地商人可会有兴趣?”经贞并未直接回答板垣信方,而是继续询问两人的意见。 “信形,你觉得如何?”武田信虎对于此等庶务不甚精通,因此直接示意板垣信方给出判断。 “八十文吗,在下觉得大有可为!” “特请馆主大人、骏河守大人知晓,此物名为明国饴,乃是在下早年偶学自明国古书,但因需要大量果物制备,故一直无用武之地。在下前些日在领内看到大量野生葡萄才想到此节,没想到一次试验便有所成。按照初步估算,以我甲斐一国漫山遍野的野生葡萄,一年约莫能炼制此饴百四十万斤,按照八十文的售价、减去两成成本,一年预计获利八至九万贯。当然这只是最大理论数值,考虑让利商人销售和实际损耗,一年纯利也就六七万贯吧。” “一年纯利也就六七万贯吧。”经贞堪称凡尔赛的发言顿时狠狠砸晕了武田信虎君臣二人。 可怜两人虽是一国之君和头号重臣,分别坐拥数十万和数万石高、还有矿山加持,但除去领民自留部分、减去各家豪族国人领内产出、再花掉供养和赏赐直属家臣和武士的费用后,年底小金库的结余怕是连千贯都难。可这小子倒好,才去领地几天呐,就鼓捣出几万贯的纸面收成,真令人羡慕嫉妒恨。 “小子,说说你是如何打算的吧。”,努力抑制住粗重的呼吸,和板垣信方对视一眼后,武田信虎沉声说道。 “在下自知势单力薄,此番生意并非一家可以享有。因此希望将此笔生意的七成纯利奉献给馆主大人,将两成纯利分润给本家参与此事的大人们,仅剩一成作为贡献此术和操办此事的辛苦费。” “嗯,你小子能有此等为本家奉公的觉悟和忠心,实在令我欣慰。从此以后,此项生意由我庇护,特许你以本家名义独家经营。只不过,此事有你我二人即可,家中其余人等既未建功、何以收禄,不如你我直接分作二八,你意下如何?” “呵呵,老胖虎看来是穷疯了,连我撇出去的两成都不想放过啊。如果我此时识趣,是不是就该主动相让,分作九一了。可是,生意不是这样做的啊!” 经贞想到此处,不仅露出苦笑道: “馆主大人所言不假。但人之本性,无利而不往。家中各位大人虽未立下功劳、但日后在此事中各有苦劳,若此时不能分润一二,虽不至于作梗、但必将大大怠慢此事。否则馆主大人份额看似增加,但到手收益怕是要大打折扣啊。” “举例而言,在下估算年入,乃是建立在一国葡萄尽数收拢的基础上。若是各地领主刻意怠慢、导致数量大大不足,馆主大人所得自然会随之降低;再者,熬制此饴需要占用大量人手,馆主大人虽可强令各家征召领民服役,但实际所能征得人数也直接取决于各地对于此事的支持程度。” “不过在下考虑不周,未想到本家难处。在下愿将最后一成收益也献予馆主大人,还请保留各位大人的两成分润。” “唉,你言之有理,不过将最后一成献上就免了吧,哪有出力最多却一文不落的道理,就按之前所述的三份运作吧。” 经贞以进为退,主动提出来舍弃自家一成份额。但武田信虎却是听进了“人无利而不往”,虽然对其忠诚担当表示了极大好感,但并未接纳他的奉献。(武田信虎:废话,你小子都列举出这么多懈怠的办法了,我再把你这个最大的中间商吃干抹净,不是逼着你躺平摸鱼吗?)。 正当其准备结束此次觐见时,经贞接下来抛出的建议又吸引了他的注意。 “馆主大人曾暗示今年将多有不平,不知可愿提前获取未来几年的岁入?” “提前获取岁入,额外课税吗?你加入本家已有时日,对国内情况应该也心知肚明,本家一向收支捉襟见肘、领民也相对贫乏。即便稍微加税,那些个泥腿子便可能听信谣言、掀起一揆。如今正是多事之秋,不可因小利而掀起内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