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何为德?-《三国之我要当皇帝》


    第(2/3)页

    才华容易考较,只要做出一篇惊世文章,就算是有才!

    可是德行这东西,该如何判定?

    在汉代这个通讯不发达的年代。

    想要知道一个人的德行,一般有两种途径。

    第一种,是你做出一件十分符合道德要求的事情,然后这件事情,流传甚广,广到你居住的郡县里的九成九的人,都听过这个事情,那么这个时候的你,就是有德之人;

    而这种做法,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金钱,以及人力、物力。

    如孔融,就是通过五岁让梨这件事情,宣扬了自己的德行!

    第二种,则是被名士点评,通过名人效应,让天下的人,都知道你的存在。

    通过这种方法扬名的人,有很多。

    最出名的,当数曹操。

    年轻时候的他,正是因为被许劭评价了一句“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因此崭露头角。

    这两种办法,无论哪一种,都离不开世家的支持。

    因此,荀攸所说的德才兼备。

    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出仕名额,全都留给了世家。

    而这个时代里,大家其实都默许了这种做法。

    即便是卖草鞋的刘大耳,他顶着的身份。

    除了汉室宗亲外,还有卢植徒弟这个身份!

    可以说,在这个时代里。

    普通人想要入仕为官,难如登天。

    曹植创立荐才馆,固然符合曹操对人才的需求。

    可是却在无形中,触犯了世家的利益,这才引来了荀攸。

    当然,荀攸本来就是来找曹植麻烦的。

    即便是曹植没有问题,他也会故意找问题。

    此时他之所以揪住这件事不放,不过恰好撞见了罢了。

    而曹植,在想明白了这件事情之后。

    他知道,荐才馆今日能不能成立,就要看自己能不能打败荀攸了!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曹植正色道:

    “敢问荀将军,何为德?”

    “何为德?”

    听了曹植的话语,荀攸轻蔑一笑,道:

    “德者,圣人早有说明,子建公子学富五车,这个就不用老夫说了吧!”

    “是不用我说,还是你说不出来!”曹植冷笑道。

    “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