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如同应试-《一枪刺回大唐》
第(3/3)页
他头上的红色盔缨因为点头的动作,也是飘摆几下。
哥舒翰听了这话,当即大喜过望。他连忙拱手说道:“必从崔大使之命,包蕃人的馄饨!”
大笑过后,宋通对身边的侍卫们招呼一下。浑天放等人口中呼喝一声,就簇拥着宋通,骑马奔向大斗拔谷的北面。
哥舒翰望着宋通的背影,久久地没有说话。营将梁和走近前来,慨叹着赞道:“少年英雄,不过如此。”
“嗯。”哥舒翰随口回应着,再又回过神来说道,“说是少年,现在即将是开元二十六年,他也就二十五岁了。”
两人遥望许久,待到宋通等人的影迹消失于山谷中后,才转回神武营,继续做着兵马部属的细节安排。
宋通等人疾行之下,数日后回到了凉州城内。进入军府后,他把坐骑交与浑天放等人送去马厩,就先去回禀崔希逸。
看着风尘仆仆的爱婿,崔希逸自然又是疼爱之心大起。嘘寒问暖之后,他再听取宋通详细地说了大斗拔谷中的兵马安置。
毕竟只是己方的计策,对于敌方的确定动向,大多是凭借着各种信息的主观猜测。崔希逸听罢,久久没有说话。
侍从送来一碗热奶浆,崔希逸示意送给宋通,让他喝下暖身。
随后,崔希逸摒去了闲杂人等,低声对他说道:“近来某心中颇有不安,如同应试一般。似乎对于大战而言,是不是,是不是不妥?”
宋通听了只是微笑,并不以为意。
身处新时代时,宋通经历过各种考试。哪次考试前,心情能够真的静如止水?还不都是惴惴不安的吗?
如此忐忑,每次考试,不都还是顺利通过了吗?
见宋通笑而不语,崔希逸觉得有些尴尬。他抬手捋了一下颔下胡须,再轻咳一声,把宋通的游思唤回现实。
也发觉了走神,宋通连忙施礼说道:“大使之虑,本是应该。”
崔希逸听了这话,更加觉得只有不安。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