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此计甚妙,必有成效!”苏秦称赞道。 公孙衍辞了苏秦,依计使人放出谣言,以秦人之名说齐人的短处。消息很快传到了齐国,齐人有言匡章对的,也有言匡章不对的,一时之间争论不休,传得沸沸扬扬。匡章曾是孟子的学生,此时孟子在齐国乃至七国之中说话都很有影响。孟子爱惜匡章,之前就因为此事替匡章辩论过,而这次因为全天下都在讨论匡章的事,他就更要大声说话了。 一日孟子走在街上,正好有人就匡章之事询问他的意见,孟子就大声说道: “各位父老乡亲,今日且听我一言,若是认为我说得对的,你们就将我今天的话传遍天下,好堵住天下人的口,莫要再议论此事了!” “孟圣人但言无妨,我们都听着呢!”旁边有人叫道。 孟子遂提了提嗓门说道: “不孝常有以下几种情况:懒惰不去挣钱赡养父母的;好赌输光了家财养不起父母的;吝啬钱财、贪念酒色、偏爱妻儿不管父母的;干坏事让父母蒙羞的;好勇斗狠危及父母安危的,这些都是不孝的表现。匡章不属于上面的任何一种情况,大家说说是不是?匡章不与父亲说话,与父亲赌气,乃人之常情,性情使然,亦有母亲的缘故!大家想想,若是换了你我,家中出了这等不幸之事,难道心中就一点怨恨没有吗?至于母亲改葬之事,我也问过匡章,他说要改葬母亲,必须父亲同意才行,父亲死前并未同意与他的母亲合葬,匡章又怎能私自做主将母亲改葬呢?大家说说是也不是?” “这话不错,有道理!” “孟圣人的话不错,还是孟圣人说得在理!”“秦人之言怎能相信,必是秦人记挂桑丘之耻,恶言中伤我齐国大将!”众人纷纷议论道。 消息很快传到了楚王耳朵里,有人告诉楚王,齐秦两国上下交恶,早晚必有一战,楚王听后哈哈大笑。 公孙衍又派人带了厚礼送给义渠王,并告诉义渠王: “昔日犀首攻打义渠,只是因为奉了秦王的命令。犀首得胜之后并未乘胜追击,因为他敬重义渠王,想和义渠王交朋友,所以立即班师回朝了,正是因为此事,秦王责怪他有私心,因此将他逐出了秦国!” 义渠王听后大悦。公孙衍的使臣遂又告诉了义渠王六国合纵攻秦之事,并与义渠王约定背后袭击秦国事宜。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