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段英出策-《科学家闯汉末》
第(2/3)页
“司马懿,你可知道合肥因何得名?”
“回段公,合肥因淝水得名。”
“那为何不叫淝东,淝南,淝阳,偏偏叫合肥?”
司马懿顿时卡住了。
这他哪里知道,这得去找汉武帝时期的古人问问了。
段英自问自答的说道“《尔雅》曰:归异出同为肥。
淝水实为两条,一为东淝水,一为南淝水。
两水相连之处,便是合肥了。
因为本来就是两条河,所以才会出现你测量发现的很多地方河床都很高的情况。”
段英说的没错,如果再过两千年,东淝水会因为河道过于淤积直接泛滥成湖,变成后世的瓦埠湖。
“挖通淝水,的确是个好计策,但你想挖到让战船直接通过,绝无可能。
但你以车轨之法,挖出船轨,然后以人力牵引船只沿着船轨行驶,如此工程量就可以大大减少了。”
车轨之法?
司马懿眼睛顿时亮了起来。
说败了,段英就是让司马懿放弃挖出一条可以让战船自由航行的河道这样不切实际的做法,而是直接挖出一条宽度和深度足够战船通过的通道,然后不让战船自己动,而是让人牵扯着走,如此即使这个船轨宽度很窄,也不怕了。
“另外战船的载重颇多,届时可让船员和物资装到货船上,让战船上浮一些。”段英又出了个主意。
“多谢段公!懿明白了!”
看着司马懿退去的背影,段英眼睛微眯的思索起来。
“听闻这司马懿在总参谋部和陈**好,又出身河内司马氏,虽被营主收为弟子,但其心...
陈登应该是活不过今年了,袁氏和杨氏的年轻一辈也再难有昔日权势,反而是像是司马懿这样的投靠到营主麾下的士族小辈要多多注意....
营主的红旗,一定要有人接着打下去,决不能让这些人鸠占鹊巢!
听闻营主收的弟子中,营主最看重的是诸葛亮,不知这诸葛亮又是怎样的人。
哎...也不知黔首出身的年轻人中是否也有像司马懿、诸葛亮一样优秀的少年郎呢?”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