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说不清的默然,造成了现如今御书房内,这般诡异的安静。 “太皇叔,您不仅是朝中大臣,也是皇族,更是长辈,你说此事该如何处理?” 一道声音,打破了这诡异的寂静。 杨素与韩擒虎,皆同时松了口气。 拓跋部落的事儿,怎么着都好说。 可这第二封密折涉及的事儿,却是牵涉到了皇族本身。 身为臣子,议论皇族,是想看看自己的脖子,能否抗得过杀人鬼头刀吗? “老臣请旨,前往汉王封地!” 双王杨林行大礼,跪拜道。 杨坚没了,从家的角度而言,他辈分最高。 家里的后辈出了错,他这个辈分最高的家长,责任最大。 “太皇叔起来吧!” “老五想要折腾,那就让他折腾。” “朕既然坐了这个位子,就不怕折腾。” 绝对自信心支撑起来的霸道气息,让三位柱国忍不住诚心跪拜。 身为帝王,绝顶的权利巅峰,本就该霸道无比。 天地虽大,却是以帝王的意志为中心。 那种掌控一切,权利巅峰的感觉,真的让人不知不觉中迷醉。 也难怪滚滚时光长河中,那么多的人,削尖脑袋,赌上身家性命,也愿意冒险一搏。 但除此之外,一个合格的帝王,还应该存在长久的眼光。 若只注重霸道,顶了天,不过一声类似楚霸王而已。 “可是这个高句丽,狼子野心断难相容。” “传旨!” “鱼俱罗为辽东总管,征募兵将三十万坐镇辽东!” “他的白龙转马刀,曾为大隋立下赫赫战功。” “不知现在,可否还能杀一个人头滚滚?” 淡淡话语中透露出来的森然杀气,让这三位从万军阵中杀出的老臣,齐齐感觉莫名发寒。 “老臣谢陛下天恩!” 大都督鱼俱罗,满是激动的跪拜在黄封圣旨之前。 “老臣的刀,纵然封鞘多年。” “一旦出鞘,也依旧是当年令无数敌军闻风丧胆的白龙转马刀。” “此刀出鞘的那一刻,便愿为了天下之安宁,饱尝异族之血。” 以鱼俱罗大隋开国功臣,行军大都督的身份,出任辽东总管,坐镇辽东。 自然是无比够格。 让鱼俱罗如此激动的,还是那句淡淡的问话。 那一句话,激发了鱼俱罗因天下太平,快要隐匿不见的激情热血。 他出身微寒,乱世中,遇到了杨素大军。 为活性命,毅然成了大军中,最不起眼的一名小卒。 能有今日之功果,位列开国功臣之一。 全凭手中这杀伐无双的一柄刀。 大隋开国初年,已然发展的极其强大的突厥人,兴兵犯边。 是他凭着手中这柄刀,绝杀突厥人于北方边境。 才有了后来长孙晟出使突厥,离间计使强大无比,压得刚刚成立的大隋,差点儿喘不过气的突厥,一分为二。 也给了大隋,十数年的发展时间。 才有了北方战场,歼灭突厥三十万铁骑的底气与实力。 本以为随着突厥的溃败,至少三五十年时间,他们这些马上征战的老将,要默默等死。 谁知此时,辽东那边又出现了情况。 重担偏偏还落在了自己身上。 鱼俱罗焉能不欣喜若狂。 人终究是有一死的。 相比于躺在床上,随着时光的无情消磨,慢慢老死。 他宁愿选择死在战场之上。 马革裹尸,对于沙场征战一生的老将而言,是最高的礼遇。 “这个老罗,这次可算是春风得意了。” 旨意传出,无数战功赫赫的老将,皆是羡慕无比。 随着天下的愈发平定,战争发生的可能性与次数,都在大大减少。 对于百姓而言,自然是欢天喜地。 没有了战乱,自身安全得到了保障。 再得几分田土,凭自己的劳作,日子必然是越过越红火。 可是对于这些已然在战场纵横了大半生的老将而言,平静的日子,实在是一种说不出的折磨。 能在生命走到尽头之前,再次轰轰烈烈打一场大战。 纵然身死,也含笑九泉了。 “老臣拜见陛下!” 双王杨林入了御书房,大礼参拜。 “没有大臣在场,太皇叔不必多礼。” 杨林这个目前皇族中辈分最高的家长,又是朝中不可缺少的老将。 杨坚在位的时候,便对其十分倚重。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