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渐渐的,莲藕光芒收敛,化作一池莲叶。” “此后,贫道便在此居住了下来,守候莲藕再次光芒绽放,并将此地取名换做金光洞。” “数百近千年时光转眼即逝,莫说莲藕再次光辉绽放,便是这一池莲叶,也不曾有任何变化。” “无奈之下,我就去找了师兄玉鼎真人。” 认真盯着卫无忌看了许久之后,太乙真人言道。 话语说到玉鼎真人时,不自觉出现了瞬间的停顿。 “说出来,也不怕道兄笑话。” “贫道这位师兄,天资聪颖,任何书籍看一遍,即可倒背如流。” “因此我的师父非常青睐于他。” “可惜······” “可惜他就会背书,修行了三千年,除了得一不死不灭之外,实在是手无缚鸡之力。” “连最基本的爬云,都是时灵时不灵的。” 太乙以手扶额,狠狠吐槽道。 对于这位师兄,太乙真人实在是有点儿不该说什么好。 “学的太多,心念太杂,自是不利于自在修行。” “若某一刻心念静了,神通手段便自然而显。” 卫无忌了然一笑,此意绝无嘲讽吐槽。 要知道这位修行了三千年,依旧手无缚鸡之力的道者,可是先后教导出了三位凶猛狠人。 “道友看待问题着实锐利,我师父也是这么说他的。” “可这么多年了,他这个人也就这样了,想改变估计是不可能。” “不过有这么个过目不忘的本领,倒也是好事儿。” “读的书多了,知道的事儿,也就多了。” “这么多年的积累,毫不夸张的说,这天地三界间,他不知道的事儿,少之又少。” “关于这株莲藕,他给我的回答便是,此乃女娲娘娘造人时,所用宝莲灯所化。” “女娲娘娘用这盏灯,为三界带来了光明。” “她退隐之后,便将此等化作莲藕,隐匿于此地。” “此莲藕唯有呼吸到了仁爱的气息,方才能重新显出宝莲灯本相。” “这金光洞,贫道也住了几千年。” “来往宾客何止千万,唯独道友来了,这满池荷叶才有如此反应,岂非说明,道友乃是这宝莲灯的有缘之人?” “而且我那个师兄曾跟我说,当初女娲娘娘归隐之后,之所以留下这盏宝莲灯,为的就是三界内,爆发的一场大劫。” “非大劫将至,宝莲灯绝不会出世!” 言语至此,太乙真人神情不自觉严肃了下来。 修行者历经长久岁月,生死之事已然看淡,却也绝非无情之辈。 又岂能眼看大劫肆虐。 何况起于天地间的劫难,威能实在凶猛。 受害者绝不仅限于凡俗生灵,怕是修仙得道者,也轻易逃脱不得。 “太乙道友倒是不必想多。” “如此景象,或许是因为这宝莲灯感应到了原主人的几丝气息。” 一抹慈爱光辉,眉心浮现,照亮了整个金光洞。 感应到慈爱光辉,池塘中的荷叶光影漂浮,似是受到了刺激,疯狂增长。 可惜,这一缕气息数量终究还是不足。 一池子荷叶成长不少,花开却还是远远不够。 “道兄原来是女娲娘娘门下,倒是失敬了!” 看着眼前景象,再听言语,便知非假言狂妄之语。 神色间,不自觉多了一些其他。 女娲一脉,不弱于昆仑玉虚一脉。 “与女娲,倒是有几分机缘牵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