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人们在提笔写作之初,通常都是千头万绪而思虑纷繁。但是,人的内心思想,并不能像秤盘天平一样,随时随地都可以准确把握轻重缓急。 因此,凡提笔书写时,首先应该明确这样三个原则或标准:一是依据写作目的,明确选择合适的体裁、体例或文本格式;二是要态度端正,在此最为紧要者,就是必须明确情志义理的中正典雅之所在,然后再去就事论事或稽查例举;三是任何文章中的关键文句,或结论性部分,都必须要精炼措辞造句,目的就是为了明确和突出主题刚要。 依从上述原则,一旦形成草稿后,再进行作品的增减润色。所谓 “增减润色”,如同制器木匠一样,于绳墨之外,无论是多么稀缺珍贵的材料,也要痛快下手,必须忍痛割爱。 因为只有剔除多余,才有可能浑然一体。文学写作,如果贪恋浮词美句,必定枝蔓丛生,亦如同骈拇枝指或息肉肿瘤一般。 在上述三个标准之下,又如何去斟酌推敲字句呢?文句,如果还能够增减,就说明还存在疏漏或不够严谨;字词,如果不能删减,才证明达到了缜密紧实。 凡属于精确论断或关键语句,一般都应该讲究简洁凝练。若是思维奔逸或例举想象,通常必定会是言辞繁复。 然而,落实在具体文章中间,至于或简或繁,确实因人而异,而且各有短长。 例如:有的为了引申议题,可以把两句话展开来,以至于成为一章;而有的为了简约精炼,反而可能将一章凝结成了简短的两句话而已。 另外,一般情况下,一旦文思辽阔铺陈,则必定繁言多语;如果文采干练精致,也就必定简约明快。 所以说, “文采干练精致”不过就是除去多余的字词文句,得以保留明确的思想观点; “文思辽阔铺陈”则是通过繁复多样的文辞语句,来凸显意欲表达的主题思想。 然而,删减字句后,如果导致了文意缺失或理解上的困难,那就不是简洁干练而是缺陷错误了;同样,如果繁言铺陈变成了重复唠叨,那就不是文思辽阔而是纷乱杂芜了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