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青工-《材料为王》


    第(3/3)页

    假如这个时候,我们给他们一个向上的通道,你说他们愿意来吗?我想,人既然已经到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地步,就是抱着搏一搏的心态,他们也会来试一试吧?”

    舒雨菲给他这番话说动了。

    返城知青的安置,对国家来说岂止是头痛,而是头痛欲裂!

    几百万人啊,一窝蜂都回了城,全都吵着闹着要工作,到哪里去找那么多工作来安置他们。没办法,顶替的顶替,胡乱塞人的胡乱塞人,先不管工作合不合适、企业员工是否臃肿,先把这些小祖宗们的嘴给封上才是正事。

    于是,就像她弟弟那样,给安排到街道办小厂去糊纸盒、扫马路的,大有人在。这些返城知青原来抱着美好的幻想,想着一回来就进工厂当一名光荣的工人,捧着铁饭碗、娶个贤惠的媳妇儿过上安稳的日子。结果得到这种敷衍塞责的应付,工作低贱、工资低微没有姑娘看得上,他们能不寒心吗?

    喝酒打架、在单位磨洋工说怪话,何尝不是他们对未来的一种绝望?

    “老子就这样了,你们爱怎么就怎么吧!”

    就是这种心态!

    他们本来就看不到前途了,这个时候有一家外资企业招人,作为后备人才培训,工资高、未来有可成为企业技术骨干或是管理人员的可能,谁还管它是不是铁饭碗?

    舒雨菲心动了。

    “那……那个,”她的声音很小,眼巴巴地看着郭逸铭,一幅想要央求却又不好意思的样子,还是首见,“我弟……我弟能进来工……”

    说到最后,声音小得像蚊子飞,郭逸铭努力辨识,都听不清她说什么。

    不过也不用继续往下听,就知道她想求什么。

    求人,在舒雨菲可是一个稀罕事。

    他也不想戏弄自己的左膀右臂,豪爽地说道:“我当什么事,没问题!不光是你弟弟,还有公司招收的那些科研人员、老技工师傅们,我记得他们几乎每家都有一、两个没有工作,待业在家的子弟,只要他们愿意,这次就统统都招进来!

    与其去找那些不知根底的外人,怎么也要先解决咱们自己人的困难!

    这些人都是我们内部子弟,老师傅们自己年纪大了,对自己子弟肯定也会拿出压箱底的功夫,悉心培养教导,不会搞什么留一手。而且一家人都在公司工作,顺着藤蔓就能找到壶,不怕他们闯祸,管理上也难度也小一些。

    不过丑化我说在前头,进来了就是公司的人,公司是私人企业,只认制度不认人,你是知道的。国营工厂那些坏习气趁早给我收起来,否则别怪我到时候翻脸不认人,不给你留面子!”

    “那是那是!”舒雨菲笑颜如花,一个劲地应允,“我弟进来了,该打该骂,我都没有怨言。只要他能变好,我们全家都感谢您!”

    郭逸铭笑笑,没有把她话当真。

    说真的,招收公司这些老技术人员、老师傅的子女进厂,他还另有深意,那就是通过他们的子弟,攥住这些研发人员的根子。

    一家人都成为同一家企业员工,放在这个极端重视集体荣誉感的时代而言,那就等于是把自家的荣辱前途都投了进来,从此与企业血肉相连、生死与共。由此一来,他们对企业的凝聚力将大大上升,更具认同感。未来将这些子弟转到马尔丹分基地,说是人质也好,说是得到信任也好,公司对内部的控制力,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举数得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