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5、笨蛋、夯货、秃瓢呢-《阳光大宋》


    第(2/3)页

    梁丰心中呵呵一乐,杀我全家?那岂不把你大妹子也坑进去?嘴上却道:“那好吧,就这么办。咱们扯平,我也不要了,你也不杀。”

    “那不成,朕说笑话呢。虽然不能完全论功行赏,不过朕不抬举抬举你,说不过去,将来真相大白,以何面目对天下人?这么着吧,你两个娘子,朕封诰命;赐你钱二十万贯,府邸一座,嗯,还有、还有??????”一边说,一边沉吟还须添些什么。

    “诰命收下,其余不要。”梁丰坚决挥手道。

    “为什么?”赵祯愕然。

    “我那两个婆娘不错,也当得起你封个诰命。你还叫过我家谢娘子小嫦姐姐呢(说到这里,赵祯脸色红了一下,却洋溢着回忆的甜蜜),不过么,其他封赏就算了。你也知道我不好钱财,房子大了扫都扫不过来,累死人啦。就这么住着还舒服些。最重要的是(他沉痛起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咱们收复平夏,尽得西北之地。却不知天下多了多少孤儿寡母,多少人家骨肉分离。他们才是朝廷的功臣!我若受了你的钱财,从此难以入睡!”

    赵祯凝视他:“你做这么多,究竟为了什么?”

    “为了我华夏的血脉,为了列祖列宗的梦想,我就要一个新大宋繁荣富强!”梁丰淡淡说道。他是真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那好,朕也不劝你了,不过意思意思也是必须的,二十万不要,五万吧,五万必须收下。”

    “嗯,好吧!”送礼的坚持,收礼的勉强接受。

    “另外,朕除你中侍大夫、直天章阁、右谏议大夫、秘书监丞,仍判国子监,随常侍驾!”赵祯语气坚决道。

    “我靠,这回真发了,一下子捞这么多头衔!”梁丰笑道:“不过我干不了,什么随常侍驾,不就是给你当跟班呗!还记不记得,当年咱俩可是说好的,我可没耐心见了你天天作揖行礼。”

    赵祯忙道:“别啊,朕又没要你天天来,有事传诏,光明正大的商量。现在这算怎么回事啊,天天偷偷摸摸的。你出的主意朕都不敢说是你的,埋没功劳是小事,耽误朝廷大事可就严重了!应了吧,好不好?朕保证,不是大事不找你!”

    看着赵祯如此央求,梁丰终于半推半就答应下来。赵祯回头还要开个通气会。小范围打打招呼,告诉大家,别看梁丰提拔这么快,其实人家是立了大功,这都委屈了。

    价码谈完,梁丰本想跟他说说另一件事的,转念一想。这种大事,现在还没传出风声。总要等他知道痛了,才会下决心改变。也就忍住不说。

    果不其然,才到九月初,《西北报》就满城传遍了。必须的,能不快吗?现在《西北》的运作方式是这样的。一般版面两边自己管自己的,但是遇到需要影响朝局的大题目,则由挑起的一方将稿件写出来,然后通过驿站,快马送达,比一般的消息起码要早十天。另一方接到稿件,马上排版印刷。

    这就给了世人一个错觉。好像《西北》速度太快,能同时出现在西北和京城两地似的。

    这一期的报纸头版头条触目惊心:西北将士领赏,缺额一半以上。这种克扣世所罕见。消息主笔是仲殊和尚,这厮一直跟着在大军里厮混,跟军中所有人都熟悉。因为他算是梁丰留在西北的代言人。

    他深入实地,军营,边塞,一个个采访。一个个调查。将边关将士流血流汗又流泪的催泪故事写得精神饱满无以复加。谁谁谁家母老家贫儿子小,自己却命丧平夏战役,最后得到的抚恤金才不过区区八贯钱;谁谁谁打仗勇猛,冲锋陷阵,被活生生劈了一条胳膊一条腿,最后得到抚恤军和犒赏加起来才区区二十五贯,还有谁谁谁??????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