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隋玉拍了拍袖子上的灰,她回头看了眼紧闭的木门,抬脚走了。 隋玉回去了一趟,她装了三十斤海带出门,进城后先去自己常看病的医馆,她找到老大夫,跟他提及大脖子病,万幸他遇到过两个得大脖子病的人,对大脖子病有些了解,得知海带能治大脖子病,还能预防,他做主收下隋玉赠送的十斤海带,答应帮她跟来看病的人宣传一二。 之后隋玉又去后两家医馆,这两家医馆的大夫没她认识的,好说歹说才让人收下海带,至于他们愿不愿意把这东西当做药材,隋玉心里没谱。 回去后,隋玉找到陈老说一下今天杨三郎的行为,建议让他教孩子们一些什么三思而后行,以及跟律法相关的事。出门了她突然想到,只靠医馆的大夫普及大脖子病的防治任重而道远,大夫进村宣传更有效,不过她指挥不了大夫,但能借陈老之名使唤一帮小孩啊。这帮小子的爹爹叔叔或多或少都有些职权,对于大字不识一个的乡民来说,由他们出面宣扬吃海带能防治大脖子病,估计比花大当家拿着陈老的背书还有用。 隋玉立马返回去跟陈老商量,陈老没意见,他吃过海带,不管是不是药,能吃是真的,味美还饱腹,只要吃不坏事,他就不担心会出事。只要不出事不会牵连到他,他就不怎么反对,这事细想下来,如果海带真能防治大脖子病,隋玉此举是一桩善事,值得支持。 “乡民家底不丰,海带不能卖贵了,你若是想做善事,就不能指望着赚钱。”陈老提醒。 隋玉明白,“五文钱一两,一斤算下来也就五十文,患病的人家买得起,有心防治的人家也能买一两斤尝试。再便宜就不行了,我手上存货不多,卖便宜了一窝蜂来买,真正有需求的人可能买不到。” 陈老点头,“明早老朽就把这个任务安排下去,你把海带准备好,接下来的事我安排。老朽去年走遍敦煌城的角角落落,哪里有村哪里有人,老朽比你熟。” 隋玉行礼道谢,能有人帮她揽过琐事再好不过了。 次日,绿芽儿和杨家兄弟听到这个消息,不由对视一眼,私下暗喜,简直是瞌睡来了送枕头。 “你们几个跟我过来。”老夫子持着教鞭敲了敲隋良、杨氏兄弟和绿芽儿四人的桌子。 隋良领头走出去,一站定,杨三郎就挨了一教鞭,“让你爹去官府借来大汉律法,你们四人负责誊抄,一个月后,你们负责教授学堂的其他人背诵律法,看看动不动打杀人的行为要怎么判,先给自己断断案。” 隋良瞪杨三一眼,他全是受他连累。哎,不对,再有五天他就要走了。 “夫子,七月二十四那日我要离开敦煌去张掖,我姐要在张掖再盖个客舍,我得去守着,归期未定。”他要在张掖待满一个月再回来。 绿芽儿闻言大喜,赶忙说:“夫子,下个月我也要跟我娘带着商队出关了,明年才回来。” 杨二郎握拳,他心思急转,然而脑门急出汗了也没想到可以脱身的法子,他气得恨不得淋弟弟一头粪水。 “那就由你们兄弟俩负责誊抄,期限改为两个月。”陈老瞥了眼暗喜的两人,他当做没看见,交代说:“王竹的事我听说了,你们不要宣扬出去,王家的人若是因你们受灾,隋杨宋三家都会多个仇人。你们三家有权势,可能觉得小门小户的人扳不动你们,但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你们切记,马蜂再小,它的尾针也是有毒的,谁被马蜂蛰了谁受罪。” 第(3/3)页